(资料图片)
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比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肢体血管狭窄闭塞等,都需要应用到这一药物。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随着这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他汀类药物可能存在肝脏损害、肌肉损害、导致糖尿病等。那问题来了,有没有副作用比较小的药物能够替代它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临床上用于降胆固醇的药物确实不单单只有他汀这一类,比如还包括有依折麦布、多廿烷醇、普罗布考、血脂康、脂必泰等,还有新药PCSK9抑制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胆固醇作用,尤其是PCSK9表现出非常好的成绩,而且部分药物报道的副作用是比较少的。
其实,客观的说,他汀类药物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的,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胆固醇的控制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他汀类药物尤其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的降脂能力;二是因为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不单单是降胆固醇,它还具有独特的抗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稳定动脉斑块的作用,这是其他类型药物所没有的。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真的存在一种药物,它能够具有他汀的全部作用,而且副作用更少,那医生、所有的用药指南也会直接推荐这一种药,那就没有他汀什么事了。
再补充一下,不同人群,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大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些疾病,这些人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要求最高,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第二个层次就是,还没有的这些疾病,但是属于高危人群,比如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4.9mmol/l、高血压合并2个以上危险因素等,这种情况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第三个层次,大多数人群,没有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合并减少危险因素的患者,通常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3.4mmol/l就可以。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绝不是降胆固醇那么简单,同时能抗炎、稳定斑块是它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完全被其他药物替代的。并且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并不是那么高,据统计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5~3%,肌肉损伤的发生率不到1%,注意复查,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极少数发生严重后果。
来源:新浪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中国证券报》4日刊发文章《“人从众”折射消费活力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加快》。文章称,
当地时间5月4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埃塞俄比亚办事处对有关该国大量粮食援助被挪用的报道“深表关切”,已暂停
5月4日,迈拓股份(301006)融资买入684 43万元,融资偿还438 44万元,融资净买入245 99万元,融资余额5601
沿河县气象台2023年05月05日09时33分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我县城区及谯家、官舟、思
两个手指没有了算10级伤残,十级伤残鉴定的赔偿金要根据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计算得出。一般是
X 关闭
X 关闭